环境科技
主办单位:江苏省环保厅
国际刊号:1674-4829
国内刊号:32-1786/X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007 人次
 
    本刊论文
微生物肥料施用注意事项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菌肥、接种剂,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它本身并不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或植物体上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或者活化土壤中某些无效态的营养元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并使环境中的养分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


  1.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种类 ①根据其作用不同,微生物肥料可分为五类:固氮作用的微生物肥料、分解土壤有机物的微生物肥料、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微生物肥料、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微生物肥料、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②根据组成微生物种类不同,微生物肥料又可分为五类: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2.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①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大量有益菌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了优势种群,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命活动;快速分解土壤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且通过有益菌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供水及透气性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并对植物生长过程通过根系排放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通过这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固定转化空气中不能利用的分子态氮为化合态氮,解析土壤中不能利用的化合态磷、钾为可利用态的磷、钾,并可解析土壤中的10多种中、微量元素。②提高作物品质。许多研究证明,能促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被作物所利用,使用微生物肥料后能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含量,如蛋白质、糖、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均有所提高。③增强植物抗病虫能力。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许多促进生长的物质、多种抗生素、胞外溶解酶和氰化氢等,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侵害,从而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④减少环境污染。微生物肥料不会对作物产生毒副作用。微生物肥料本身无毒、无残留,且能分解残留土壤中的化肥、农药,净化环境。


  3.施用微生物肥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微生物肥料不宜久放,拆包后要及时施用,如开袋后长期不用,其他菌就可能侵入袋内,使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影响其使用效果。②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使用。微生物肥料最适施用时间是凌晨和黄昏或无雨阴天,并结合盖土、盖粪、浇水等措施,能够避免微生物肥料受阳光直射或因水分不足而难以发挥作用。③避免与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药同时使用。这类肥料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混用,会因高温杀死微生物,影响微生物肥料的发挥;与农药同时使用,化学农药都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微生物。若需要使用农药,也应将使用时间错开。④配合使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要采取深耕翻措施,搞好中耕,做好排涝防旱工作;还要抓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始终保持耕作层的碳源充足和疏松、湿润环境,从而发挥微生物肥增产增效的肥力作用。⑤微生物肥料施入到土壤后,有一个适应、生长、供养、滋生进程,通常15天后才能够发挥作用,见到效果,而且长期、均衡地供给植物营养。⑥微生物肥料可独自施用,但不能取代化肥,与其他肥料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4.微生物肥料应用研究展望 加快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微生物肥料作用机制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探讨,如菌肥在植物根部繁殖聚集的进程;与土壤微生物的竞争状况;对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的效应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现代农业生产对多功能、综合性肥料的迫切需求,使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开发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微生物肥料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微生物肥料市场,加强微生物肥料的标准体系建设,重视和加强微生物肥料的质检体系建设。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生产高效优质的微生物肥料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需要,符合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生产发展的需要及监督制度的完善,微生物肥料一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农业增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前景将是非常广阔的。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环境科技》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环境科技》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