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
主办单位:江苏省环保厅
国际刊号:1674-4829
国内刊号:32-1786/X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9080 人次
 
    本刊论文
微生物肥料及其应用推广

  微生物肥料在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抑制农作物对硝态氮、重金属、农药的吸收,净化和修复土壤,降低作物病害发生,促进作物秸秆和城市垃圾的腐熟利用,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显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1.微生物肥料的概念微生物肥料指的是由一种或多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也叫菌剂或菌肥,包括固氮菌类、磷细菌、钾细菌、抗生菌类,还包括具有加速有机肥堆腐速度、除臭等功能的微生物菌剂。其中,固氮菌类包括共生固氮菌,如豆科作物的根瘤固氮菌、自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等。微生物肥料除含有活性微生物以外,还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调节剂、氨基酸等功能。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肥料品种有硅酸盐菌剂、复合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属间接性肥料,是以功能微生物为主体,以优质有机肥为基质,辅以少量化肥制成的生物复混肥,它集合了各类肥料的优点,既具有高肥效,又具有刺激作物生长及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激活迟效态养分、节本增效等特点。


  2.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能及特点2.1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能 固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中氮素来源,有溶解磷、钾作用的微生物可产生多种有机酸,通过螯合作用促进难溶性磷和缓效钾的释放,根际微生物还可以产生诱导物提壤酶,有利于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以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生物菌肥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活体,施入土壤后,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土壤难溶性矿物养分的释放。同时,某些微生物能产生植物激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有些真菌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随着有益微生物的增加,还有拮抗病原生物的作用。


  2.2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特点 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保护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生态环境污染;肥效持久,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缓解或减少农产品污染,提高作物产量且能改善作物品质;可作为土壤净化剂,有效分解土壤废弃物;对靶标害物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能够作为杀虫剂行使农药职能;能产生糖类物质,与植物黏液、矿物胚体和有机胶体结合在一起,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物理性能,减少土壤颗粒的损失,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3.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主要靠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主要功能。只有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因此,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与周围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生物复混肥的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同时还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目前,微生物肥料主要用于拌种、作物蘸根、叶面喷施、秸秆腐解和堆肥发酵等。作为一项新的农业措施,追施微生物肥料在改善作物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4.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及必然性分析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上存在产品活菌数低、品种少、效果不稳定、成本和价格较高等问题。此外,该产业中存在大量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和知识产权受侵害等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生物肥料的产业化进程,削弱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另外,生产微生物肥料需要先进的机械设备,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条件(如专用的造粒设备、干燥设备等),只有研制和生产微生物肥料专用的机械设备,才能有效推动微生物肥料加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大量优质微生物肥料。同时,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检验登记及行业标准,政策上大力扶持微生物肥料研发团队,加强微生物肥料在推广环节中的力度,广泛开展科普,为微生物肥料向产业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发展微生物肥料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的要求,也是我国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的现实需要,更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因此,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势所趋。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环境科技》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环境科技》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